公共汽车上的充电口

香港的公共汽车上,有部分是有充电口的。俗话说,人有三急。在手机时代,得加上一急,也就是手机快没电一急。手机快没电了,家人或老板电话打来怎么办?以前没手机的时候反倒没有这种急忙。还有不能看片,不能上网怎么办?女朋友发信息没办法及时回复怎么办?


所以,这一急是要加上的。这个一急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随身带着充电宝。说到充电宝,香港这边俗称叫做尿袋,据说是因为最初出现的时候充电宝的形状和小便不方便人士所携带的尿袋相似,所以得了一个诨名。细细分析不合理,因为真的尿袋那是接东西,充电宝确实提供东西出来,但既然约定俗成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况且,这还真切合了三急四急的说法了。

当然,不是人人都会带充电宝随身。所以,现在很多公共场所也会提供临时的充电场所,例如在商场里面,角落里安装上几个充电的装置,拉出来几根线头,对应不同的型号手机。谁的手机没有电了,赶紧过去充电,一边充一边还继续看手机。

从商场的角度,宣传出去大致是方便顾客。这没有问题,但是潜在的一种出发点,显然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更长时间尽量的留在商场里面,这对商场的销售和人气显然是非常有好处的。反正,成本相对来说又不高。

当然了,在公共汽车上面的充电口,想来应该是没有考虑要让人更多时间留在车上的出发点。因为就算你有,人家到站也是下车,总不会为了充电过站不下车吧?所以,公共汽车上的充电口,便民的考量是最大出发点。当然了,如果存在商业竞争,路线上不同的公交公司,为了招揽乘客多坐自己的路线,把基础设施搞得更加方便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作为城市的公共交通的基础措施,很大的可能是基于提供公共设施的政府的主导意愿。政府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基础支撑,不仅仅是短期的回报。因为基础性的服务基础架构,投入非常巨大,而往往收益在短期看不到,收益也往往不能集中落实到某个实体上,所以一般的经商实体是没有意愿去主动承担的,只有打破了商业之间利益架构的更高层面的机构才有可能有这样的协调机制。

当然,就算是政府,也存在推广和宣传已经讲故事的需要。基础设施,为了整个城市在未来更好的融入到互联时代,并更好的支持营商环境和市民的生活工作便利,我们对wifi和充电方面做了一定规划,一般是这样云云吧。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