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风险”的博文

面对市场不景气时的品牌对策

图片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个市场消费的需求有一定的萎缩,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好,应该都有类似的这种萎缩的现象。在面对市场的萎缩,人们消费意愿降低的情况之下,商家自然而然就受到各种压力。在各种压力的驱使之下,自然而然就要想方法来去应对,毕竟要生存下去。当然也有的生存不下去就退出了。退出也是一种选择,一种商业的策略,因为止损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如果不选择退出,还继续经营下去,那一种做法是收缩自己产品的经营范围,或者是各种门店的数量,把这些成本降低下来。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选择,就是在市场极度萎缩的情况之下,你要不要改变你原有品牌的形象? 一种做法是我不改变,还是维持我品牌的高度,要维持原来的特点。因为现在有困难,那我把部分分店给关了,把这个成本给拉下来,但是还在一些比较高档的地方维持分店,通过这种方法来维持品牌的形象。因为,一个大品牌有可能对将来还是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这只是短时间的一个困难,不应该因为这短时间困难而放弃辛辛苦苦,有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培育出来的品牌形象。那么在这样的困难时间,依然要维持我的宣传推广,维持必要门店的展示,因为那也是品牌形象。 而另外一种业务呢,如果因为市场萎缩导致经营困难,除了收缩分店之外,有可能还选择做别的品类。甚至会扩展到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跟原有的业务也不相关的品类下手,然后进入那个市场。他们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做法,只要能有钱赚,我就做。 这种业务跟随疫情,跟进一些特定需求例如饮食,食材,或者相关的一些人们不可能放弃的消费需求,然后进到这些市场里面。因为偏离了原来整体业务安排,那么有可能对品牌形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也是一种策略,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下去,那么下一步还是可以继续调整。 而且根据市场的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的需要,根据市场的走向来去调整经营策略,也是商业的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 上面的这几种情况,可以说都是应对市场的不景气,可以采用的几个方向的调整方案。具体应该用哪一种,其实是很难绝对下定论。要看具体的情况,例如要看品牌方对将来的信心和预判,品牌方现在处于市场的位置如何。这里面有一些基本的决策准则,有一些机会成本的计量在里面,还有短期、中期、长期的利益的互相比较和取舍在里面,并不可以说用一种单一准则去指导应该怎么做。应该要具体情况具体去分析,才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好的抉择方案。

电影文化冲突

图片
  商业上的、政治的因素和文化的冲突的因素,有可能100年以来或几十年以来,都没有好像这两年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各种的喧嚣所导致的冲突和敌对那么大。人类本来应该是在最团结的时候,面对共同的病毒这个敌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加剧了分裂。 当然不破不立,也许这是一种好的现象的前奏。也许人们经过一番震动之后,最终还是会形成共识,并且重新的团结起来。以前的一些敌对针锋相对的东西,有可能浮出水面,后来又给扑灭了。这也是有可能的。就以这个最新的电影为例。纯商业角度来看。毕竟,市场你是要人们去接受,那还是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如果在文化上面无法说服一个地方的观众,那么别人不愿意花钱出来,那也是别人的自由。即便政治的因素在内,但文化还是在里面扮演一个非常巨大的一个角色。这是无论哪一个跨国的业务,都要考虑的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甚至同一个产品,如果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销售,他们的文化之间是尖峰相对的,那你也要去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或者你就不要同时进入。而采取不同的品牌的形式去进入,是避免这种直接的冲突的一种方法。否则的话,就有可能遭受到投资上面的失败。这部电影已经使用了中国人还比较接受的一些元素,但是毕竟最初的时候,其根源的漫画是有歧视的成份的。这两年,中国人对文化冲突的敏感度增加了,所以,下一步如何表现,只能是说,拭目以待。 其实并不看好可以这么讲。非常有名的一个电影系列,现在出了一部正在播放,有中国元素的电影,里面有太极的因素。但是,因为这个电影改编自的原来的那个漫画里,反派的角色,是传统上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一个角色,也就是满大人。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多多少少这个电影会受到一定的抵制。目前在中国大陆之外已经开始播放,据说剧情还行,已经完全剥离了对中国有歧视的内容。现在在中国大陆还没有过审,也可能过也可能不过,但是网上已经有一些看起来很像是营销的号在宣传这部片。另外的一些反对的人也出来进行评论和反对,发表意见。

书店关店的一些商业分析

图片
今天又看到一个还比较有名气的书店,它一个分店要关门了,贴出一个最后营业七天的告示。所有的书和文具都疯狂的打折。走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很多货柜上确实货物也被买了不少。看着那个告示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女士表示非常的惊诧,同时表现出一种不舍。看起来她好像是这个书店的一个老顾客,所以希望能够有这么样一个书店在自己住的社区旁边。这么一种心情,从她这个语气当中可以听出来。 但是实体的书店关门,在近期来讲应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里面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其实,还有实体书本身这个行业所受到的冲击。这里讲的是受到电子书其实最多还是影视电子产品的冲击。虽然书籍还是有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互联网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内容媒介,确确实实更加丰富多彩了。对于实体书的打击还是相当大的。 一个书店退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上面说的疫情和行业的问题是其中一个。还有可能是租金呢?还有可能是整体的经营的策略出了问题。关掉一个分店也不一定意味着退出这个市场,可能只是在策略上面的一种局部的调优。对于这种局部退出机制在商业上还是相当平常的,经常会采用,尤其是对于这种连锁的大集团公司来讲。在这里边关几家分店,在那边又开几家分店,都是为了追寻市场,为了把这个利润最大化。 而在退出之前,进行一个答谢式的告别式大减价折扣,可能目的有多种。一个是经济上面,也可能把一些损失降低到最小。当然,这里面有些书可能还可以放在别的地方去卖,不过要考虑也许你在这里面还可以把这些老顾客再宣传推广一次,再给他们做一下广告。就算这个店将来关了,对于整个的品牌来讲,也可能是因为这次关店之前的一个强调,知名度又提高不少,这也是很难讲的。 所以关店的时候打个折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一个考虑。现在离开关店,在整个的行业里面,除了卖书,其实还可以拓展。因为书,和游戏和影视等其他内容,可以是共享一个概念,就是创意的概念。创意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就是文化产业。除了卖书之外,你还可以做很多东西,就算是现在的书店里面除了卖书和卖杂志之外,他还卖相关的,比如耳机啊键盘等电脑周边和手机周边的货品。这都是可以的,相关的市场的一个拓展都是可以的一种做法,所以,从一个分店的关闭,从这个关闭前七天的一个goodbye活动打折活动,分析到这个行业,分析到这个整体的一个商业运作规律,其实也还是蛮有趣的一个事情。

全球化和食店

图片
  一位做饮食的商铺的铺主说,最近两年的食材,包括这种主要的食材,例如米、面,例如糖盐等,都有了非常大的一个涨价的幅度。如果一个餐饮行业。每一项或者大多数的食材都发生了涨价现象,对于从业者的压力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虽然可以把这个成本转到消费者的身上,也就是通过涨价的做法,跟随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但虽然这可以抵消原材料引起来的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但是这显然对于消费这一方来讲,也同时产生了一种抑制的作用。因为贵了,所以人们就会减少消费,例如很多人就选择晚上这一餐,自己买材料,回到家里面去,自己制作自己吃。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消成本的上涨,那么对于商家来讲,它的市场就变小了,那生意就会减少了,对生意来讲显然是不利的。 为什么这种大宗的糖、米、面等,会产生一个上涨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进口的时候船期的影响。但也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主产国,例如巴西这些地方,他们的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或者是他们生产输出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供应减少。供应减少了,就会导致价格上涨。 所以虽然讲全球化正在遭受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并且有一种倒退的可能,但是全球化的影响是不会消除的。而且全球化的影响力看来,在这种世界各国之间产生互相防范的封锁的时代里面,更加显露出它的强大的影响力。没有人可以轻易说可以把它消除。这么几年下来,人类最终还是会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除了应对疫情之外,还会对这个全球化的协作产生全新的一个定义。因此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最终应该会被消除掉。 这一个过程,现在看来也可能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政治化上面的操作依然会进行,各国之间互相之间的斗争仍然会激烈的,斗争和合作都是同时并存。人类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完完全全互相之间封闭的时代去了,因为通讯和交通都已经非常发达,人们的信息和货物以及人们本身在这个地球上面的转移、移动非常快捷便利,人类不可能会放弃这一些。 所以,一个小小的食店老板所面对的一个困局,是因为他享用了这个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只不过是便利的程度在短时间之内受到了影响,所以他感觉到了困难。如果完完全全消除,那会是不可能接受的一种现象。 所以这个全球化是不可能倒退的。人类,很快就能够走出这个比较被动的局面,这是一种比较有信心的的判断。

商业上的试错

图片
有的时候,人们忍着肚子饿,找了一家又一家的饭店,都感觉到不合适,还继续找下去,就算肚子很饿。这里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寻找食物的时候,往往也很难回忆起来自己想要吃什么,但是当看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又清楚的知道我现在不想吃这个,甚至现在让我想到这个就感到很厌烦。 像这种,就是一种反向的一种选择,一种排除法。人们只是不断的排除,但是没有找到啊,在心目当中并没有一个现在想要的东西,只能通过现有的排除而比较出来,不断的试错。这种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只能采取试错的方法来去做出自己的选择的做法,其实上是很普遍的。不仅仅是在饮食方面,在其他的商品的选择方面也是一样的。例如在广告的宣传推广方面,很多时候你做出一个内容来,你其实上没有办法知道这个内容会不会被人们喜欢,会否被人们传播,能否变得非常火爆。虽然你在设计的时候,在战略的设定,战术的实施的时候,有一定的指导的思想,有你以前的经验的指导,这些对于目标的接近是有好处的。但并不能够保证一定会火爆,这个时候也就只能采取类似的排除法试错的方法去做。甚至于对于拥有非常多的客户群体的大的平台来说,它要去投放某一些内容,也是没有办法保证这个东西一定会火爆,会流行,会被人们喜欢。所以它也采取排错的方法,只是大平台拥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拥有巨大的群体受众群体,对它来讲试错的成本就低很多,因为都是以前的沉没成本积累下来的客户群。 即便是试错的成本低,平台也会进行控制,所以当某个试错进行到一定阶段,发现投入产出比很差的时候,它就会放弃,然后对另外的内容进行试错,直到找出一个符合目标的、效果很好的内容来去进行投放。这是现在的很多社交媒体所采取的方法。如果不能够理解试错是一种必然的、必要的、必须的做法,那么,很多内容的创造者,或者是商品产品的制作和售卖者就会产生谜一般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东西是一定会火的,不需要试错。那实际上他有可能陷入一个投入非常巨大的,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导致损失的一个境况。如果认同试错,认为试错是重要的,在宣传和推广的广告的时候,就会采用小步试错的方法来去寻找,而不是产生谜一样的自信,在一开始砸大批量的投入、大批的资金去进行宣传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相比较以来,小步骤的试错,有可能会避免他把一些成本浪费在无谓的领域,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的宣传上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和认知。

混乱之下再无商业秩序

图片
美国从阿富汗撤兵,塔利班迅速占据阿富汗权力中心,阿富汗总统逃离本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前景一下子陷入了不确定。深度的和政治的分析,在这里不做。这是针对一则新闻提到很多商店已经关门,仅有的几个开门的商店定价很随意。 商业是供需关系上的操作。在混乱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送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人们已经很难获得正确的信息,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焦虑甚至恐慌,并促使人们出于追求安全保障的目的,进行商业上的抢购。这个过程,可能在最初的很短时间,就把供给给吃完了。然后,后面就是很少部分的胆大的囤货居奇,那样会加剧情况的失控。这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 所以,一个社会的秩序是非常的重要的。而能不能长治久安,所考的是当时当地的政治主导者的能力。商业没有办法进行那样的规划,商业只能在各种情况出现的时候被动跟随,说到被动跟随,商业确实是非常敏捷的。但是,商业不能做政治的工作,商业不会为了社会的秩序下成本,无利不起早,商业难于从那样的投资里面得到回报。 阿富汗的这种剧烈变化,当然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比这个程度轻的疫情中世界格局,比起疫情前的世界格局来说,也是一种相当混乱的情况。一些正常的商业秩序在日益紧张的对抗之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商业宣传和推广,日益被政治化的新闻炒作掩盖淹没。全球化合作的态势被遏制。这种变革,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完结,也不知道在这种变化中,类似阿富汗这种的激烈的变动还会不会在世界其他的地方发生。疫情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世界可能发展到了某一个节点,无论什么当成一个导火索,终归是要爆发一波。 这是一个非确定性极度蔓延的时代。商业秩序退化的时代。大多数的人们开始明哲吧保身,还有很少部分的在冒险投机。各自的后果,很难在近期进行判定,唯有等到很久以后,人们再回头翻开现在这一页历史,才可以给出适当的说法。而现在,争吵是一种常态,抬杠算是好态度,就怕动辄冲突动武插枪走火。人类也就是只有一个地球,还是且活且珍惜,各方克制为好。一个时代做好一个时代的守护,为下一代人着想。 商业的秩序,需要政治层面的安宁来保障和作为其土壤。要和平,不要混乱。

风险偏好和商业的根基

图片
风险,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概念。人生在世,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风险。风险所指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是用随机过程理论来进行描述的。人们往往只是把一些如果不好运气就会有很糟糕后果的事情成为有风险,但实质上,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所以,凡事都是有风险的。 因为风险是有程度上的轻重不同, 所以当 它变成问题后,可能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对于这种可能的后果,有的人是可以忍受重一些,有的人可以忍受轻一些。出了实质的忍受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是风险的偏好,有的人愿意承担高的风险,有的人则只愿意承担较低的风险。 从商业的角度,风险偏好的高低都对应着各自的一个市场和商业环境,所追求的回报和项目进行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风险偏好成为投资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其实是很难在一起搞事业的,除非通过各种的金融手段包括杠杆等把投资风险进行转换匹配。举例子来说,美国的东岸和西岸发展了完全不同的经济产业,西岸以风险投资带动的高科技创新业为主,而东岸则以传统金融产业为主,这是非常泾渭分明的风险偏好差别。 风险偏好一般来说是描述一个个体的行为模式,而作为一个投资体系,则往往还有一些风险分散缓释的做法。毕竟,作为一个个人,无论风险偏好如何,个体承担风险后果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个体系化的风险分摊,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多么高的风险偏好的人,最后都难于参与到这个市场和商业里面,从而导致该产业无法发展而溃败。 风险的缓释方式里面,有一种是所谓的组合,也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例如同时投资不同的市场,利用它们之间不同的风险系数和分布模式,进行互相之间的对冲,避免出现某些极端情况下的大规模亏损。 在广告和宣传推广方面,不同的风险偏好,做广告的风格一般来说有所不同。风险偏好高的,往往容易鼓吹收益,甚至导致了法规不得不对这一类的广告进行规管和限制。因为这种鼓吹,容易导致市场上面参与者对风险的后果和收益之间的比较产生误判,从而导致了财产的损失,甚至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不安。 所以,在一些投资广告上,往往附加非常多的条款,进行免责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