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1的博文

店内定位精准送餐

图片
店家采用新的技术,往往来源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考虑方便到客户,给客户更好一点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过来消费。这有宣传推广的考虑。另外一个,是出于便利操作,让员工提高效率,这归根到底是节省成本的考虑。 店内自动定位,这技术前几年火了一下,现在还有一些场所继续在使用。但也有的当时积极用的,现在不用了。 典型的一种是桌子上面有一个标志位,你点餐后服务生给你一个圆盘一样的小设备,还挺沉的一个东西,估计是电池重,毕竟那是用无线来联系的。你把圆盘往坐的台子上那个标志一放,然后总台就知道你在哪里,餐准备好了后,就会有人直接送过来。 这确实提高 了一些 客户的便利,一个他不用举手示意,另外一个送餐便捷快速 了,也能提升体验, 不会出现那种服务生满场跑找不到客人在哪里是情况。当然,这是不适用于服务生引导入坐的那种餐厅,也不是用于自助拿餐的情形。 对于店家来说,也是同样的,因为送餐便利而节省了成本,服务生效率提高了。 为何,有的用了继续在用,有的用了就不再用了?当然,肯定是都经过了评估,不划算的就不用了。就看用到的几率是不是多,这往往也和产品性质比重有关联。例如,如果是现场制作时间比较长的餐,让客户坐下来等体验好,而现场制作如果很迅速,可能客户等一下自助排队拿,也无伤大雅。 当然了,用了后结果发现没有帮助到,那么就算是一项失败的尝试了。这意味着有成本损失了。如果最初的时候做一下数据推演,也是有可能避免相关的损失的。但是,很多时候,试错成本是无法避免的,终归是做过了,获得了一些数据,才知道是否划算。成本已经下去,就是沉没成本概念了,这个时候只能决定是否往下用,如何做出否定的 决定,那么就要及时止损了 。 止损是事后的决断,在事前,对于新技术这种情况 来说,有一种可能是 技术公司也可能是技术公司的风险投资方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游说各家,有的就动心了,而竞争对手动了,你接招不接?决策失误此时可能就种下了根源。当然,试错是一个,如果在使用期间,因为这个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不一定是完全没有收益的。

机器人售后服务

图片
电话发明后,对于商业帮助最大的可能是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发展和成熟。上个世纪,有很多利用呼叫中心大力促进业务,从而完成了品牌大业的例子。 虽然,销售者仍然推崇面对面的接触和推销,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样的交流可以调动受众大部分的感知和心理反应,给予受众最为全面的体验,对于促进成交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有一部关于销售员的日本电视剧,风格幽默诙谐,里面的销售员一边跳舞一边显露出自己强大的小腿肌肉,大声宣称销售就是要勤快地去拜访客户,要走路走到腿部肌肉发达的效果,你就能做成大的业绩。 这恐怕真的是那个时代的优秀销售员的状态,他们可能凭借这一点做成了公司的销售总监。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位总监上去后不采用更新的方法。 当技术更迭升级换代,某些在单一场景里面效率无法和传统做法比较的流程,因为单为成本大幅下降并且能够成规模复制操作,它们就在规模化方面获得了对传统做法巨大的优势,然后迅速取代了传统做法。 例如当电话呼叫中心可以大批量的通过精准呼叫宣传和推广,并做成生意时候,总监们是不会拒绝电话公司的提议的,而且他们不做,对手也会做。 因为上面谈到过的当面销售的天然优势,估计电话中心并不能完全消除那种需要,尤其在某些尊崇客户的销售过程中,为了表示尊重,是需要高层面的人员进行现场的拜访的。 但是售后过程看起来就比较容易完全被呼叫中心所替代。其流程相对单一,而远距离的投诉有时候对平复对方的怨气是有帮助的。 当时间不断的推移,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同时人工智能也出现了。售后服务进化成为机器人主导的自动化平台是自然而然的。 大比例的普通常见问题,结合检索技术和人工智能,是可以快捷的给客户进行答复的。这相对于传统的庭院深深的电话呼叫按键和等待,是提高了体验。 对于复杂的问题,人工智能显然还不能胜任,此时,留一个可以轻松转接到人工服务专员的链接是非常必要的。那样可以正好的服务到那些最较真但也可能是具有强大购买力的客户。

Does Taobao / TMall have coupons?

图片
Shopping vouchers are effective ways for many businesses to promote sales. Traditional physical stores use paper coupons, some of which are one piece for one, and some of which are large pages that can be split into small coupons. Coupon is to help get discount Online coupons, using electronic and digital ways, are stored in the user's account. The amount, discount rate, description and use process of the coupon are automatically carried out in the electronic system. Compared with paper-based coupons, e-coupons are more convenient. Now more basic businesses will go online, especially after the year of the epidemic in 2020. To do business on the Internet, of course, we use online marketing ways, so electronic digital coupons are indispensable. In fact, platforms like Taobao have always had a coupon mechanism. Ma Yun's Alibaba has bee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marketing from the beginning. There is an affiliate mechanism called Taobao Alliance, which belongs to the Alimama p

让平台賞识你

图片
平台究竟是it技术界的发明,还是借用?无论如何,平台是在it发展中壮大的。现在最流行的移动互联平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入驻了大多数人的手机,占用人们大多数的空闲时间,并影响人们的观点看法。 商业不能拒绝人流量,而平台凝聚了人群,虚拟空间的流量,却能真真实实的带来实体的成交和业绩。 于是,商家开始选择在平台上面去宣传和推广,而平台则乐于可以变现。 只是,每一个平台都有其定位,有自己的规划,希望在自己的用户中保留良好的品牌形象,所以,平台对于内容和风格是有要求的。某些内容在平台的合规条款里面,在发放后,会直接被平台审查时候拒绝刊登,多次违反的甚至还可能被删除账号。可以审查通过的内容,虽然发布了,但是你能否得到平台的流量支持则是一个未知数。 平台显然都有一个推荐算法让它可以根据内容受受众的欢迎程度来决定是否将其推荐给更多的人群,同时也让它可以判定哪类的用户会喜欢这个内容,做到精准的推送。 当然,没有百分百精准的事情,当时凭借着实时的数据分析和自学习功能,系统在训练自己无限地逼近理想的状态。 所以,在平台上发布内容的人,便会研究平台的这种偏好,试图能够让自己的内容受到平台的赏识,从而能得到更多的低成本的流量,加大内容和产品服务的曝光。 固然,作为商业方,是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让平台推荐自己的广告内容给指定的受众 显然,这样的成本不会低,所以即便是商家,也会千方百计做一般的免费内容,以保证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即便是付费内容,如果遵循同样的选择,往往也能提高广告的转化效率。 网上平台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宣传渠道。所以,学会让平台赏识,成为了网上宣传推广的重要考虑和要求。因为平台出于公平和自己的商业利益,不会公开具体的内容推荐算法细节,于是,各种优化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的。不断的猜测发布内容,失败后调整,这个被称为试错过程。但是,很多人会在成功到来之前就放弃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得到平台 的青睐而成为首部流量。

下午茶是种仪式感

图片
在下午茶时间,看到一位老阿伯,要了一个炸鸡腿和一杯奶茶,然后颤颤巍巍的在那里仔细的吃肉喝茶。然后,坐在那里看报纸。过程非常认真到可爱。 这种年纪的老阿伯,应该有资格对一个后生仔说,我吃过的下午茶比你吃的饭还多。在他以前的日子里面,也许几乎每一天都会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享受一下下午茶。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特别奇特的事件。一位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印度裔男子,在每天的下午茶时间,拍了短片,用纯正的广东话大叫三点了喔,该喝茶啦,停下工作,喝下午茶先啦!结果,这些短片竟然通过网络,跳过不同的平台,千里迢迢在中国大陆火了。人们竞相模仿和编辑这些短片,甚至不会听广东话的人们都参与进来,形成了一阵热潮。虽然这里面还和对老板不满以及躺平这种新的网络思潮有关系,但是从仪式感来理解它也没有违和感。 在下午茶时候就要下午茶,不做别的事情,这已经是仪式感很强的呼吁了。下午茶据说是英国一位伯爵夫人首倡的,但英国的下午茶有hi tea的形式主义,全世界的下午茶则各有各种形式,所以,是不是都有英国下午茶的影响,也很难说。无论如何,全世界范围下午都要吃点东西,是比较普遍的了。 当然商家是会强烈的介入的,食肆在适当时间段便会更换餐牌,提供小份的更具休闲意味的下午茶餐。 如果中餐吃得太饱,其实下午茶的时候基本吃不了太多了。但是如果非常努力的工作了,那里另外论了。不管怎么样,来一杯提神的饮料是不会错的,老板也会赞赏这种做法,毕竟提神能提高工作效率,况且他也会来一杯。 当仪式感形成,需求就很恒定了,这是习惯的力量,生物钟的力量。所以,在商业模式中,找到切合或者甚至培养人们的仪式感,是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事情,宣传和推广的专才们有自己的见解,就是通过不断的讲故事的方式,让人们习惯和认为某样东西有好处,或者那样才可以切合流行潮流,否则就是落后时代。有些新生的节日,很能代表这样的一个情况。例如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而真正火热起来,是和商家们的宣传推广完全撇不了关系的。

诗和远方,还是活在当下?Poetry and distantness

图片
这几年,经常有人说诗和远方。这据说来自于一句歌词,将诗和远方的田野与当下生活中的苟且鸡零狗碎进行比较,抒发一种向往的情感。这里面的诗歌和远方(Poetry and distant)好像是一种理想生活的同义词(synonym)。 说到诗,当然要说古诗,说古诗,就离不开唐朝。从商业角度来理解,那是历史上个人品牌林立的朝代,有几千个活跃的诗人,其中虽然不是全部都能成名,但是闻名天下和千古的还真的不少。 对于唐代的写诗人来说,他们的诗都在自己的手里毛笔下,他们的远方,估计就是繁华的长安了。除非,他们本身就出生在这个当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否则,他们就需要千里迢迢前往长安。例如,李白的故乡就距离长安很远。 所以,唐代诗人的远方可不是田野,而是繁华的都市。为什么?还是从商业的角度理解,那里有巨大的诗歌的市场。如果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诗歌是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之一,可能和现代的影视作品有类似的功效。娱乐的角度,唯有商业极度发达,社会上人们有钱也有闲的,才有可能花时间在这上面。固然不是在说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闲阶层,而是说那时候的士大夫和富农富商阶层,数目和财富已经足够支撑其一个庞大的娱乐消费市场,需要饮酒作乐,则还需要诗歌助兴。 只是说娱乐好像俗气了一点,但是文化和社会抱负的东西,又何尝能完全和娱乐扯清关系?士大夫们就算是勤政的,他们也需要休闲的,也需要做人际关系的。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诗歌文学本来就拥有万能的技巧,在娱乐的时候,也不影响抒发政治抱负的句子。而重要的是,听的人中,是不是有达官贵人,能听出其中深意并加以赏识? 这和商业中的平台的概念,没有本质的不同。在平台的实际掌控者面前进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理念和才华,商业会告诉你这么做很对。而诗和面包的故事也不少,就看白居易的长安米贵居不易故事,就知道诗离不开生活的苟且。 诗人,本来就是通过自己的精神产品,获得受众的认识和喜欢,增加知名度,从而提高个人品牌价值的。由诗入政,由诗入历史,那往往都是成名后才能做的事情。李白杜甫当然是伟大的诗人,他们的成就不也是在知名度的基础之上的吗?默默无闻的影响力是不存在的,没有影响力又何来成就呢? 所以,如果诗和远方在现代演变成为一种向往远离当下生活的隐喻,那么,很有可能是揭示一个现实,和唐代相比,诗的市场变得狭窄了,变得边缘化了,所以诗的远方不再是繁华的长安,而

汽车展会上的美女模特

图片
人们习惯了在汽车展会上有美丽的女模特站在车的旁边,微笑地让人们围着拍照,也不排斥有人过来一起合照。 人们习惯,男人们喜欢。 但是,为什么会想到在汽车的展会上请模特来站台呢?如果是卖时尚服装,让模特穿着时装进行走台,那是很自然的,因为女士服装让女士展示,是强关联的事情。 但是,汽车不是啊。虽然有香车配美人的说法,但那并不是一种产品的自然属性的体现,而是额外强行关联形成的观感。因为,车不一定是女士来开,而女士也往往不是车的主要喜爱和使用者,不是市场的主要组成。车当然也能打时尚和时髦的产品特点,但那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其他的,例如动力,操控感,舒适感,社交身份认同等等,有非常多的特性是面对男性用户的。 例如,作为动力,强烈的推背感,是很多爱车人士为之疯狂喜爱的,油门一踩下去,澎湃的动力,车和人都如同脱弦之箭。当要展现这种特性时候,除了实地展示,能让人想到的一种方法是在展会现场放一个实际的发动机,现场有人讲解其过人的性能,并运行起来发出轰鸣,让人们感受到真切的动力感觉。 这从逻辑上来说是很正常的想法,然而,几乎没有人这么做,最常的营销方式,依然是让模特在现场站着进行推广和宣传。 商业上计算成本和收益是一种自然的专业,既然这么多的商业车都选择了同样的展示方式,我们倾向于认为,车品牌一定是从这里面得到了高的回报率,也就是和促进销量比,几个模特站台的费用是划算的。 其实,开车和爱车的人中,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才会对车的构造的细节感兴趣和了解清楚,一般人对于车只是从驾驶上来看,或者外观来看,内饰材料来看,所以他们属于车的应用层面的用户。当人们对某样物体并非深入了解时候,人们的判断会根据一些边缘的相关信息来去做,而不是深入的细节本身。 所以,正是从这种人心理出发,广告为了宣传新的事物或者型号给别人,就采用一些大家本来就熟悉和喜欢的元素,先引起你的兴趣,降低你的心理防范,在慢慢的让你接受所宣传之物。 另外,这种手法也容易引起围观热潮,利用人们的羊群效应心理,把热闹搞起来,提高曝光率。 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两耳不闻豆外事

图片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时候留下来的话,到了现在可能要改一下了,改成为两耳不闻豆外事。 这个豆是怎么一个回事? 如果是在十年前,你这样问,回答会告诉你,这个豆是咖啡豆,意思是在吸引沉浸在咖啡的香味和味道里面,在咖啡馆里面阅读和学习,或者工作。这样的场景,放在现在也还是适用的。 但是因为一种新的豆的产生,这个两耳不闻豆外事就又有新的解释了。 原来,以前叫做耳塞的东西,自从上面挂的线被人们剪掉了之后,就不在用耳塞或者耳机这种老掉牙的称号了,直接用了一个英文叫做bean,也就是两颗豆子的意思。 先从技术方面来说,剪掉线这种操作其实也不简单,是无线传输技术很多年发展,终于做到可以比较省电的传送更多的信息,包括高保真的声音信息。剪掉总的线,也就是接在手机或者播放器上的那根,是比较早之前就做到的了,那时候还是称之为蓝牙耳机,因为用蓝牙技术比较多。 那个时候,两个耳塞之间还是有线连接的,这倒也不是很麻烦,因为中间这段正好成为一个挂在脖子上的部件,如果不用耳机的时候,放下来正好有脖子挂着。这中间的部件,有的是用软线,有的则是用的部件。 对于剪掉线这种事情,消费电子的消费者和设计生产者从来就没有失去兴趣。所以,中间这根线,最终还是被剪掉了。那么,原来用线来做互相协作联通的做法,就要改成了无线来做,自然要花去技术工程师一些时间来做了。 做出来了之后,产品外观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水桶,变成两粒分开的让人看着就喜欢把玩的东西。于是,营销和广告宣传推广很快发明了豆这个叫法。 于是,两耳不闻豆外事,就变成了专心听着自己耳机里的内容,不理会外界。在看书,或者工作的时候,用轻音乐来隔断外界的干扰,是其中一个场景。打游戏,看视频,也用来隔断和他人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另外一个场景。还有跑步时候,也带着,一边听音乐一边跑步,这也是很常见的场景。 只是,时不时还是要摘下两颗豆,听一下自然的声音,回归一下窗外,也保护自己的耳膜。

在脸上写字的广告

图片
在地铁看到一个灯箱广告,半边是一个美女的笑容照片,在美女的右边脸上,写了两行广告词。这并不是一种常用的宣传推广手法,但确实有其道理所在。 据说真的有脸盲症,但那是非常稀少的情况。人类这么长时间的持续发展,眼睛和大脑对于脸部非常的敏感。婴儿时期,就能认出妈妈的脸了,这应该是基因层面就有的技能。人们在面对他人时候,人脸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目光。 用人脸作为广告的画面元素,是常见的手法。因为这样对于人们来说,容易产生代入的亲切感。根据广告标的的客户群分类,选择不同年龄的人脸部,容易受到吸引相关客群的作用。例如,老人院的广告,出现长者的脸孔,少儿教育的广告,使用儿童的面孔。当然了,这种内容是要征得当事人的授权同意的,否则有肖像权和隐私权方面的法律问题。 如果使用了知名人物的脸部作为广告,当然效果一般来说会更加的好。熟悉度让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你的广告,甚至有可能带来衍生效应,产生爆炸性的信息传递效果。不过,这对于广告主来说,就有成本上的考量了,知名人物的广告代言一般来说都不便宜。所以,能够选用这种代言的商家一般实力都比较强,对于设计和投放渠道等也都会有高成本的选择空间,整体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使用名人脸部广告,也要注意避免喧宾夺主这种负面效果。 因为脸部如此的重要,所以成为广告的常选元素。由于脸部这么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在脸上写上字确实是一个比较取巧的方法,容易让人们第一时间看到广告词,了解广告的意图。 但是,正是因为脸部如此的重要,在脸部写字当然也要顾虑到是否对当事人有所负面影响,必须事先征求其意见。所以,可能因为这样,使得这种方式并不会普遍的出现在广告中吧。 脸部对于广告的重要性是明显了,但这并不否认非人脸的元素也能起到优良的广告效果。主要元素的选择,还是那几个要素的考虑,是否能吸引人,是否能代入广告的标的产品或者服务关联度。就算在使用人脸,也可以选择并非是真人的脸,例如卡通人物,往往在某些场景能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網紅和KOL

图片
KOL是英文单词 Key Opinion Leader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关键意见领袖,简称意见领袖。虽然有领袖两个字,但这并非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词语,实际上是源于媒体传播领域的二级传播理论,认为经过KOL的两层传播更容易改变接收者的态度。 在中国,则普遍使用网红这个词,实际上就是网上的KOL。中国的文化里面对红色是正面的感知,表示喜庆,表示火爆。所以,虽然交通灯这种基于光视觉心理的体系和西方用了一致的标准,但是像股票交易系统就采用了完全相反的颜色表示,在中国,红色表示升,而绿色表示跌。所以,网红这个词在中国的意味中大体是个正面的,而个别网红因为个人行为导致的污点,则应当视作是个别特例。 KOL这个词的角度是说某种人他们具有能影响别人的能力,网红这个词的角度是说这些人很具知名度。很大意义上来说,这两个词描述的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侧面,也就是知名度和影响力之间的正相关是非常的强烈的。只是中国文化的难得糊涂倾向,使得日常用语倾向于描述某种状态,而西方的文化则倾向于描述某种动作及其结果。这是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差别和取向,并无高低之分,深究起来虽然有趣,但是篇幅会太长。 关于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系,则涉及到人的信任度来源,从众心理,认知的边缘路径等。人抵触某些东西,往往基于心理层面的安全本能,而未知的、未确定的,则往往最会激发人的抵触心理,所以当一个人或者物品知名度很高,人们对其熟悉度高的时候,心理上的最初抵触往往就比较少,而倾向于认为其带来的其他信息可信度也比较高。当比较多的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时候,所谓的羊群效应也开始出现,实际上也是一种信任成本的考虑,既然大家都觉得对,那么很有可能是正确的,虽然这可能会带来盲从,但确实是有其道理存在的。加上人的认知体系里面,往往在不是非常深入了解的领域,倾向于使用边缘性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而不是理性分析其核心信息,这就更容易让人群相信某些知名度高的人物。 网红或说KOL,为什么在网上的商业推广宣传中很活跃,基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在中国,一个大的网红直播带货,能顶上几个广告营销公司的功效,不容小看。  

坐疏点,开心点

图片
疫情对于商业环境和消费习惯有巨大的影响。以前,在香港,茶餐厅里面墙上最硬气的一句话是四个台,繁忙时段请搭台。这种几个不认识的人做到一起吃东西的情况,在大陆一般只存在于旅游团的团餐过程中,在平时的用餐中是甚少见到的。所以,有的从内地过来旅游的人士对此感觉到颇不喜欢。但只要把香港商铺的单位面积租金考虑进来,那一切都好理解了,只是纯粹的成本收益问题而已。 但是现在,香港的茶餐厅里面大批放着坐开一些更开心这样的字。这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了。诚然,这最直接的影响来自政府关于疫情管控的临时法规,这些法规要求餐厅里面同一个台的人数不能超过指明的上限,同一家人去吃饭,也可能会因为人数超限而分开台面做,而且现在各个店铺都在台和台之间加了挡板太减少跨台面的飞沫传播,这就好像做两个包间了。但大多数人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定和指引,并没有太大的争论。 法规是强制性的,能够顺利执行就说明基本面上的情况对此有所支撑。店铺的座位数量是大体一定的,甚至是有下降的,因为考虑到部分店铺的关闭,以及为了扩大社交距离而刻意减少的台面。那如果客流量没有降低的话,会出现很多的争吵。显然,客流量降低了,一个是因为闭关所以外来游客大幅减少,而本地的客流量,因为更多人考虑到健康风险而选择了买外卖拿回家中享用,也降低了店里的客流。 这些情况显而易见,容易理解。从四人搭台一起吃饭到坐开点开心点,呼吁词的变化,充满了强烈对比带来的戏剧性,但是并不是一个喜剧。因为人们慢慢的习惯于疫情的应对,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这也会慢慢的变得不那么悲剧。困难终究会过去的。 只是这里面也强烈的告诉人类,和大自然的不确定性比起来,人类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要乐观,但是不能狂妄自大。面对这个世界,人类所需要学习的还很多。这种思维,在商业蓬勃的时候,总是因为乐观情绪而遭到掩盖,而悲剧发生的时候却总是显得慢了几拍,等到有了损失后,人类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这无法完全避免,但尽量降低这种损失,是可以做到的。这里面便涉及到公益宣传的大众教育效用了。

音乐工业,假唱还是体验

图片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音樂吧?雖然各種音樂風格相互抵觸,各花入各眼,但是音樂作爲一個整體,是受歡迎的。人們喜歡美妙的音樂,歌曲或者純音樂。 爲什麽有的聲音聽起來優美,有的不是很優美?這個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恐怕是比較困難的,設計到聲音學、心理學、音律學等等。但是無論解釋是什麽,做音樂的專業團隊知道,如何讓聲音聽起來好聽和受人歡迎。 這也是整個音樂工業的目標,做出讓人們喜歡和流行的音樂。 在這個目標之下,很多技術被發明出來以便完成這個目標。因爲太過專業,所以一般的消費群體並沒有接觸這些的意願,專業的東西,推廣和宣傳也是局限在專業的群體裏面。而他們製作出來的成品,才會進入到大衆消費市場。 當你在欣賞一段錄製好的音樂時候,你感覺是整個樂團一起在你耳朵邊給你表演,你陶醉在那樣的表演結果上。而事實確實,每一個樂器都是單獨錄製的,可能都不在同一天,歌唱的人也不是和樂隊一起錄製,兩個人合唱,甚至可能都沒有見過面,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錄製完成了。然後,再放在一起混合起來,得到你聼到的這麽一個結果。 是的,這個過程非常的神奇,也非常的複雜,其中參與的人在科技和人文方面都要有很好的訓練和經驗,一般來説這裏面有幾個很重要的人物,叫做錄音師、調音師、混音師。做得好的,業界承認的,那就師字前面加上個大字,大師。他們對於設備的認知和掌控,對於聲音本身的細微點的瞭解,尖銳的耳朵,都是經過非常長時間的磨練出來的。 是的,這很專業,同時也好像有點,假。如果你聽過某些錄製的原聲和經過專業人士修改混音后的聲音,你可能會發現天壤之別。怎麽可能?他唱得五音不全,竟然改得如同天籟之聲? 然而,如果從一個工業化的體系的產品來説,從一個商品來説,你所聽到或者說你所消費到的正是最後你聽到的那個樣子,它的原材料是怎麽樣的,并非是你最關心的東西,雖然你當然也會關心,但不是最關心的那個。這個和你去飯店吃飯,你注重的是入口的那塊肉的口感,你雖然也關心肉的來源和質量,但是你更關心的是你入口的那塊最終的食物。不是嗎? 所以,調音師們做的和厨師們做的有什麽不同?把生的肉做成熟的,和把生的聲音做成熟的聲音,有什麽不一樣? 然而,還是會有人覺得不一樣。是的,這是個人對於消費的標的物的理解,有這種自由。但是,也沒有辦法阻礙音樂工業這樣發展,也不能否認音樂工業裏面有無數偉大的音樂從業人士,做出過偉大的音樂作品。 自由在於,你還

我帮你拿着手机

图片
手機既然是稱之爲手機,自然是離不開手的。有人曾無不諷刺的說,人們爲了自由通話,把原來的電話上面的綫給剪斷了,哪裏知道,電話現在卻長到了人們的身上,就好像人是手機的一個坐騎一樣,帶著手機到處跑。曾經有一個科幻作家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火星人評價地球上的生物,但是卻錯以爲汽車是地球的生物,但是被一個寄生的人所控制,現如今呢?確實人被手機控制了啊。 但是這個終究是笑話和科幻,現實中人們雖然日益依賴手機,但是還算沒有迷亂心性,依然還是做自己的主人。當然,手機迷戀和上癮的情況比比皆是。迷戀手機倒不是迷戀手機本身,而是迷戀手機當中的内容,小説算少的了,主要是游戲、小視頻、八卦新聞等。 手拿著手機,自然手也是很累的,所以手就會一直的往下放,結果導致脖子要不斷地跟著往下垂,頸椎就受不了了。頸椎出毛病的現代人,手機應該是誘因之一。 所以,便有不少的小產品出來,幫人們拿著手機。當然,這個拿是擬人化了,確切說是夾著。這樣,手可以不用那麽累,也不會因爲手的懶惰毛病導致了脖子收到傷害。這種小產品在外面比比皆是,就是手機的一些托架類產品。 產品是好的,但是買回來人們估計也不一定經常用。畢竟手機癮頭一上來,手一拿來就看,哪裏還顧得上找個支架。用支架固定住,身體也不能亂動了,哪裏有手拿著往沙發一歪舒服? 所以,這類產品買的人多,確實有這個功效,宣傳和推廣起來説的道理也都讓大家認同,但是廣告只負責讓你買就達到商業目標了,用沒用還得看個人了。 除非,是因爲另外一個需求的驅動,也就是愛美和愛顯擺這個心理需求。在這種場景下,用手機支架是爲了讓手機遠離一下自己,以便拍出更大的視野,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好看一些,并且能夠把打卡的地方顯露給別人,讓大家羡慕一下。 這種需求甚至孵化出了自動化的非常昂貴的手持架子,自帶穩定功能,效果更佳。雖然說這是專業需求驅動,但是估計上面這個需求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所以,從商品的設計角度,商業分析的角度,人們的需求還是以追求美好和顯擺比較强烈,關於健康的關注度是有,但是很難突破人類的惰性,用中國的老話講:不見棺材不落淚,只有問題出現了,人們才會注意一下,很快轉頭就忘記了。 照片来源:pixabay.com

都是石头不同命运

图片
石头总是太过笨重,不通透。如果有一个石头,竟然可以让光线透过去,产生通透的感觉,甚至产生了令人惊喜的颜色和光芒。那么,它就是宝石。同样有一个石字,价格却完全不同。 价格反应价值,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这是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宝石为什么会贵呢?就是因为少。在地球造石运动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缘凑合,有一些石头才凑巧有了规整的内部微观结构,所以对光线有了各自有趣的操作,呈现出和其他的石头不一般的特性。这结果让人发现了,好吧,价格涨上去! 大多数的宝石,都需要人们用精巧的研磨技术加工,才能露出最为靓丽的一面。例如著名的钻石磨制技术,就能把野生的金刚石给弄成有箭有星的光反射。 人们归根到底,喜欢的是光线,但是把价值赋给了宝石。单纯的光是不能携带的,宝石可以,单纯的光是不能够彰显身份的,宝石可以,但纯的光是大家共享的,宝石不是。 稀缺性,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导致这世界上很多商业现象的根源。经商者对比领悟深刻,商业宣传和推广者对此发挥淋漓尽致。 故事的讲述者不只有上面的素材,还有更折磨和吸引人的一面,那就是不确定性。宝石往往深藏在一般石头的面目之下,在那些赌石的场所,钱已经给了,拿了一个石头,和山坡上随便一个好像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一刀切下去,要不发大财,要不大掉肉。有了这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开出来的宝石也自然添加了运气和神秘的加持,在定价的时候也有了底气。 技不压身,恐怕这个行业里面,老手的加工师傅是最安稳的从业者吧!惊心动魄开出来的宝石,当然需要精确和精美的加工,甚至要加上文化的底蕴,才能够锦上添花,价格高涨。 只是宝石虽然稀少,但无价宝贝占比更少,而一般的良莠不齐,各种猫腻众多。这就让一般的人望而却步。自然也孵化了鉴别机构的市场,在正规的大卖场里面,这些显然占到了成本的一大块。 近年来,用网上直播的方式来推广和宣传卖玉石突然火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是生意难做了,所以尽量压缩营销成本?还是单纯的用高科技帮助拓客?不得而知。 图片来源:pixabay

你随变,我随意,瓶子主宰形状

图片
人们使用的很多甚至可能是多数商品的有效成份是以液态或者半液态形式提供的。例如洗发水,例如沐浴露,例如洗手液,例如油。 液体没有形状,如果给它们一个平面,它们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彻底躺平。躺平最近是一个热门的词语,大致是相当于无为的消极方面。但人们用钱买来这些液态物品对它们是有要求的,绝对不能让它们躺平,而要站立起来,时刻做好准备为人类服务。 所以,各种各样的容器被发明出来,用来限制液体的消极怠工,并分装它们,以便从工厂里面运送出来,到各个商场去售卖。 工业包装设计和制造是一门学问,是很专业的人在从事这些工作。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很专业,才看到了世界上时不时的有一些很专业,或者说奇怪的产品形状。 当然,专业的意思是指的能设计出符合需要的产品,而需要什么,也属于专业的范围,因为那些需要的点可能是经过几十上百年的经验积累,或者说是成千上万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总结才得来。 例如,用来装液体的,首先一个你能放得稳,否则都洒了。还有,运输的时候能放得紧密,否则可能运输费用大增。另外,人们抓住要趁手,要舒服,否则不好用,我们不买。外观看起来要美观,要和别人有所不同,当然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别人指的是你的竞品,你得知道它们,然后收集它们的足够资料或者说是商业情报,然后你得做很深入的研究。 说到这里,好像就已经足够专业和繁杂了。让人开始有些后悔,也许我说的那个奇怪,是人家有自己的专业考虑,是我自己孤陋寡闻却乱来猜测吧。 是的。因为这个专业两个字包含的还足够多,真的并非是一个圈外人能完全理解。例如,还有宣传和推广方面的需要,辨析度的产生,细分市场的触达,容量的设置,法规的符合,等等。 所以,作为非专业的使用者,往往也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来挑选这些了。或者只是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自己试了一下感觉还行,你绝不可能普通设计方那样考虑方方面面。当然,你的挑选方法,也是设计者感兴趣的,但也是最可能让他们大跌眼镜的。 什么?你竟然是这样想的?这不是我设计时候考虑到的。 这是,一个迷思。但总不能成为不好好设计产品的借口。毕竟,有用还是没用,往往都不容易判断。无论如何,得做事。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做网上宣传推广

图片
人们总是因为不熟悉,所以把一些东西的本质认为成是新的事物。其实,真正的创新,尤其在抽象意义上的创新何其的难! 所以,当你听说到在网上做宣传推广这种看起来挺新奇的玩意儿时,你如果要是觉得太神奇了,那么你就错了。 本质上来说,广告就是把自己的业务给别人讲,反复讲,讲好的方面,为了不让别人感觉到心烦,还要时不时变一下说话方式,还要控制一下节奏。然后,是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讲,你要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付出你的努力和成本。 线上线下都是类似的。 简单来说,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个就是创意,也就是你的内容。很容易想到的创意是一句很鼓动人的话,可能再配上一个诱惑的图,再当然加上一些联系的资料。这些印在单张上,在大街上派发给人们,或者在手机上显示给人们看,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广告领域的内容既然被称为创意,显然是有其特殊要求的,一个就是要能抓住人们注意力,所谓的eye ball效应,引不起人们注意的广告都属于同一类型,浪费钱的类型。还有,内容得反映你的业务特点,人们看到你的创意,除了不嫌弃甚至还有点喜欢之外,他得能理解你在说什么,你在给什么业务做广告,否则前面的注意力都浪费了。另外,还有容易记住,不要全部,要有一两个点能让人记住,一两个就够了。因为人们并非会在看到广告时候就买你的服务或产品,而是下一次看到时候突然想起,就容易购买。 当然,线上线下也不是完全一样,例如屏幕大小,互动性,色调等等有其特殊性的地方,会丢掉一些传统做法的可能性,但也会增加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手段,例如互动性可以让你的广告和用户更加接近。 另外一个就是曝光,也就是把上面的内容给你的受众看。这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你怎么挑选你的受众群体,怎么投放才能有效的到达你想要接触到的群体,你投放的频率多高,才能既引起注意又不至于引起反感。 这几年有渠道和触达群体的概念,不同的渠道往往触达不同的人群,但并不意味着人群之间不存在重叠。线上线下都有不同的渠道,谨慎地选择它们,在触达频率上保持适中。如果人们从不同的渠道接触到了相同的文案,估计印象会深刻一些。 重复触达是需要的,这属于remarketing再营销的范围,源自广告界的一个基本认知,就是平均看到六次广告,人们才能对其作出有价值的反应。 从本质上来说,线上广告和线下有其本质上的一致,有了这个认识,除了有利于理解网上宣传,还有利于综合使用不同种类的广告,取得更好效果。

窗帘

图片
当人们兴高采烈地要搬进去自己的新家时候,做为建筑主体的房子,能够进行大的改变的空间是比较小的了。毕竟,你还能做多少呢?刷刷墙,画不同图案,分隔物不能太多,否则属于非法建筑物了,承重结构则是不能动的。所以,在开发商的偏好上面要变得更符合你自己的个性,就只能在墙面之外动手了。家具电器什么的,沙发地毯什么的,厨房卫浴之类的。当然了,还有一个,就是窗帘。 落地玻璃大量使用在新的建筑物里面,这给窗帘的市场开辟了更大的容量。窗帘,是柔性可开可闭的,它和窗户属于时不时和好,时不时闹掰的一对。 对于住户来说,窗帘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去让外面的阳光和景物进来,也可以根据你的意愿阻挡屋子里面的信息出去,造成开放和私密的自由切换,从而使得家里成为属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决定其性质的空间。没有窗帘的房子,绝对是不能入住的,除非你没有窗户,或者有暴露的倾向。 家庭主妇们不会满足于窗帘只是完成它们遮光和放光进来的功能。当然,遮光的需求非常重要,这个需求对于窗帘的材质,还有对于缝隙例如窗帘头部位的控制机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能够遮光的窗帘,让你晚上睡觉时候产生在天桥下睡觉的感觉,毕竟城市里面的夜晚简直不能再亮了。 完成这些功能以后,主人们还希望窗帘在打开的时候,当它们卷在一边的时候,能够足够的优雅,成为房间里面的一种点缀,和窗帘头一起,它们既然已经把阳光和外面的景色请进来了,没有理由不配合着做最为美好的景色框。 而当它们关上之后,在屋子里面的灯光照射下,理应有一种营造氛围的能力,让这个私密空间变得充满情调。不同的主人家,和在主人的不同时期和年龄阶段,那种情调或者淡雅,或者浪漫,或者狂热,这所有的林林总总,便形成了很多的细分的需求。这足够养活散落在城市各地的窗帘卖家。 因为窗帘是需要量尺寸进行裁剪和设计,然后制作完成后再上门去安装,人工费用是要收的,而出于设计和人们的美观考量而产生的多样化材质需求,都赋予这个市场足够的利润空间。但是竞争显然会往另外的方面削减这些回报。所以,当你看到,卖窗帘的把他们的广告易拉宝放到离自己很远的新楼盘去放置,做推广宣传,你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地下交通还在延伸

图片
香港在2021年六月份底有新开的地铁线路,确切说是一条新的线路的剩下部分开通。它有些不同的意义,因为它这次会把原本不联通的其他线路连接起来。 香港的地铁交通,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到今天,都仍然在铺设。MTR本意是大规模运输路线的意思,其实并非有地下通行的本意在,但在城市中穿行,为了不影响到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地面建筑和交通规划,便自然的采用了地下通行的方式,但这自然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和成本,所以,铁路系统在一些地面允许的情况,还是会尽量多走地面。 运输通道还在不断延伸,在香港这个城市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诱因当然是交通上的需要,表现上是交通的压力,对于个人来说是交通的等待时间加长,拥挤程度加大,交通体验变差。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部分的需求是从个人的身上收集反馈得来,另外的需求则通过数据和调研预判得来。这些综合城市的规划,就形成了交通线路的延伸计划。 而根源又在哪里呢?人口的增长是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中国大陆的一些城市,香港的人口增加好像速率上并不高。那么,人口居住和工作地域的结构化发生改变,可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一个城市,上百年的发展变化,地点还在一处,但是老的区域或者因为老化需要重新开发而不宜居住,或者因为商业价值产生而令到成本上升,在新的区域或者以前的老区活化后形成的再生区则吸引年轻一代的人前往居住。城市的规划自然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所以,假以时日,原来的交通规划就跟不上时代了,在局部的交通产生了压力,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效率。自然,此时新的交通规划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城市的大事,综合了城市规划,人文和科学,商业等等因素。城市可能会存在上千年,这些会持续的进行着演化。 这次新开的地铁线里有宋皇台站,历史总是通过某些线索,和现代进行某种勾连。文天祥过伶仃洋的千古气节仍然影响着当世的人们,宋元兵士厮杀的声音已经远去,在商业的稳步发展下,人类积累下来的财富,是否可以让人们安然度过下一个千年而不再争斗?愿繁荣和人类同在。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公益的宣传

图片
公益的宣传,和商业的宣传,当然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公益广告所宣传的是为整个社会社区福利提升的价值,并不是以商业获利为目的的。而商业广告,其最终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产品或者服务的成交,虽然不排除在广告中也纳入一些公益性质的元素,但其最终目的是明确以获利为目的的。 目标和宣传的主要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宣传理论、策略、手法却是相通的。因为,不论是宣传和推广什么,理念也好,产品也罢,涉及的中心任务都包括让人们注意到,接触到,了解,理解,接受,促使人们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这里面,说服是一个核心的任务。 一般来说,宣传里面采信了很多其他领域的理论,例如涉及到反复宣讲的学习和记忆理论,涉及到态度和行为变化也就是说服过程和方法的认知理论,视觉心理理论等等。公益和商业的宣传一样,也需要使用这些理论来进行宣讲,把所倡导的理念给传达出去,并让人们印象深刻,让人们记住,让人们传播和身体力行。 在投放的渠道上面,两种广告也是有很大的重叠,例如,在公交车站上,你固然可以看到很多的商业宣传,但是也能看到很多非盈利组织或者政府的倡导宣传。这意味着在渠道的使用上面,两者是存在一定的共享和竞争的。这里面的分配,涉及到公益的部分,可能就不仅仅是根据利益来进行渠道占比的分配了。固然,广告位置是有成本的,广告位的租赁公司是自负盈亏的市场实体,是需要盈利的商业组织,但是,公益的广告显然涉及到社会社区的整体利益,虽然其影响线路不是那么直接,但是其影响是巨大和长期的,所以,此时广告位并非完全依照利益唯一和价高竞争的原则,而应该是有某些预留的量。否则,商业广告,尤其是在某些旺季的时候,会以高的出价拿走绝大多数的广告位,而公益广告则无法得到足够的曝光度。 用盈利目的是不能解释和解决这里面的预留度问题的。现代社会对于企业,除了商业主体的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社会责任等维度的评估。基于这一点的考虑,企业也会乐于把公益性质的资源投放当成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做。 这自然对于公益的宣传,是有促进作用的。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要一尘不染

图片
灰尘无所不在,在治理非常良好的现代化都市是这样,在远离城区的青山绿水的村庄也是这样。为了打扫自己的房间,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如果读过中国的武侠小说,那么会知道道家有一把很厉害的工具叫做拂尘,本意就是拿来拂去灰尘的,寄托的意思可能是修道之人要六根清净。而武侠小说里面,也颇有几个厉害的角色,是用拂尘来作为武器的。 一般人没有武功,扫地做清洁卫生,传统用的是扫把或者称为扫帚。基本形状类似,一根长长的柄,接上一块负责和脏的表面接触的面积大一些的。柄负责让人们不用太弯腰免得太累,而负责扫地的那块材料众多,例如用某种草本植物的茎扎成一大块的,例如用椰子的外面棕色的纤维物的,例如用工业化的塑料硬毛的,不一而足。 后来,人们开始发明更强力的,也就是吸尘器。吸尘器好像最初的创意是吹尘器,结果一实验,发现吹得到处都是,灵机一动,就给做成了吸尘器,一下子风靡了全球。所以,创意往往是这样,反过来结果突然获得成功。 做出来,一边用的产品,还在不断地发展。传统的吸尘器就好像是拖着长鼻子地大象一样,对了,后面还有一根长长地尾巴,那是供电的电线。为了要能跟上使用的人寻找灰尘进行歼灭战的脚步,吸尘器还长了轮子,一边跟着一边吸。 再到现在,因为电池技术和电机小型化,吸尘器已经不再像臃肿的大象了,反而是像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了。可充电技术已经把电线舍弃了,吸筒和收纳部位一体化设计,整体成了一根直立的柱子,顶上长了一个把手,底下加了两个小轮子,人们就可以轻易的拖着在屋子里面吸尘了。 然后,还有就是自动化的机器人吸尘器也已经很成熟了,不过毕竟还是比不上人类自己扫得干净。但是,在商场里面看到机器人自动的跑来跑去给自己代言宣传广告,倒也是挺有趣的一个事情。 所以,这是一个在人们的需求的驱动之下,商业不断地变换和升级产品的例子,是商业为了提高人类福祉而勤劳工作的例子。

大的和小的

图片
在香港的超市,有卖很小的西红柿或者说是番茄,实际上人们还称它为圣女果,颜色有红色的黄色的。圣女果并不少见,据说历史上的番茄本来就是这么小的,后来被带到欧洲后,培育成为了现代更常见的圆形的大番茄。 让一切显得特别的不是圣女果的本身,而是用来装着它们的容器,是一个杯子,塑料的透明,加上一个盖子。方则成为盒,圆称为杯子也。这种用杯子来装蔬菜水果的方法并不常见,所以也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圆形的杯子,本来就是要方便人们用手来把持着的,相比较方形的盒子四个硬硬的角,手的感觉好很多。 无独有偶,在另外的一个面包屋,也见到用杯子来装产品的场景。这次装的竟然是牛角面包,是刻意做成了很小的样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起来还是一个牛角面包,七八个装在一个杯子里面显得非常的可爱。 大的西红柿和小的圣女果,大的可颂和小的牛角,小的都用杯子装起来了。挺有趣的。 从商业角度上来看,这可以看出一种细分创新的方法,就是简单的在产品的体积上做了文章,产品出来后,包装上面也自然而然地相应跟随,就做出了一种全新地感觉。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可能就有不同的观感了,有的感觉到其便利性,有的对于小的量感觉更加适合,有的纯粹因为猎奇感到可爱。 当然,这并非保证产品地成功,但是确实是在竞争非常激烈地情况之下,通过类似地尝试去找到一个竞争度较低地细分,这种定位想法,至少在局部地地方,是值得不断地尝试地。 当然,决策是需要数据支持,在做这种细分优化时候,当然最好有一些市场上地竞品竞争对手的产品分布,这样才能知道往那个方向走。走的方向当然是往竞争比较少的地方,如果没有至少是初步定性的市场调研,这方向是看不清楚的。 配套的还要考虑,就是决定了往那个方向走,你作为商家,是不是具备那样的实力去做出那样的调整的产品,成本上如何,会不会调整得太大,会导致增加成本无法在理想的回收期里面收回?这些是做创新的时候,都要考虑的。 而广告和宣传上面,这些看起来比较可爱的,直接放在显眼的地方,例如收银台的旁边,往往就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有情刀客無情刀

图片
中國廣東的陽江,是刀具的產地。這裏面除了出產在中國國内有知名度的厨房用刀具,還是很多世界厨刀一綫品牌的代工厰所在地。國際知名品牌的刀具在這裏生產后,發往全世界各地區銷售。可以代工生產一綫品牌的刀具,説明這裏的廠家在製造工藝上是合乎生產要求的。 但是,當他們自己生產並打造自己的刀具品牌時,則沒有那麽成功。 這裏面就有了一個品牌效應。一綫品牌的產品,因爲長期以來被人們所認知甚至熟知,所以人們傾向於選擇購買它們。品牌,對於消費者來説,是讓他們放下顧慮,選擇信任的一個無形的指示,但是反過來,對於競爭者,品牌則是阻止他們進入的巨大壁壘,因爲大家公認和接受現在的品牌,則難於同時接受一個後來名不見經傳者。 後來者并非沒有機會,但是這裏面要説到的是成本。一個品牌的確立,除了產品本身質量過關,設計令人感到喜歡之外,巨大的宣傳和推廣成本是必不可少的,廣告的錢是一定需要燒的。而且時間的跨度是無法一步跨越的,而投入成本后,是不是可以,什麽時候可以得到回報,回報是否可以覆蓋成本甚至大賺,這些都是未知的,未確定就是風險。 正因爲後來者在猶豫是否下大的成本去廣告的時候,現有品牌已經在享受以往形成的品牌知名度的紅利,它們固然還需要持續地進行宣傳,但是口碑上的效應確實已經幫上了很多忙,從而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宣傳成本。 後來者如果不選擇敗退,那麽明智的做法是尋找這個市場裏面的利基,也就是尋找到市場中還沒有被現有品牌占據的一小塊細分,然後靜悄悄的現在那裏面耕耘,積纍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厚積代發。這是耐心、戰略眼光、執行力、實力的多重考驗,相信很多後來品牌是最終熬不過的。 但先行者也并非就能高枕無憂,競爭者是一定會存在的,即便很多會因爲熬不住而退出,但是即便那樣,他們在操作過程中還是會分化了市場的需求,導致先行者的市場份額降低。而且,顛覆者分分鐘是有可能出現的,臥榻之側,哪裏可以容下他人?先行者的壓力也是持續存在的。何況,市場本身的變化也很激烈,消費者對於替代品的認知如果超出了老品,那麽一個市場就永遠死去了。 刀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空气消毒机

图片
空气消毒机器,因为疫情的关系,现在随处可见,在很多的食肆里面,都额外安装上了。 自然,这个是一个广泛性的社会需求驱动,因为过去两年疫情的切身体会和广泛宣传,人们认识到这种必要性。 店家除了自身的安全考虑,也是为了客人的考虑,毕竟同时,客人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也是影响到商场业务来源的。这在疫情前何尝不是, 只是疫情中的需求更特殊和强烈。 生产空气消毒机的厂家自然享受到市场扩大带来的销量提升,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前就固守在这个市场的,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厂家,该是得到了最大的益处。 市场的扩大,自然也会引来竞争者,但是进入不同的市场,自然也有进入壁垒,要突破壁垒就要付出成本。如果原所处的行业距离较近,这个转化的成本可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是生产和销售上的能力和网络。如果所处的行业比较远,则可能是巨大的成本。 吸引某一些行业外的市场参与者的一个诱因,除了市场的因素,可能还有政府主导的补贴行动。政府主导公共场合的环境消毒,基本上也处于短中长期的风险控制,如果一个地方的疫情得到良好的抑制,那么这会给当地的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可能性。这正是政府主要的考量之一,因为如果经济难于复苏,整个社会的各项问题都会浮现并纠结起来,严重化。那样对于政府的治理是非常不利的。当然,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种配套措施,不只是空气消毒机,但这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值得投入的点。通过鼓励中小型的商户购买使用这种消毒机,是会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的。 消毒和卫生护理行业,除了空气消毒机器,其他的方面,可能也是受到了类似的影响。某些相关企业的股票可能会得到比较长久的支撑。但是,面对如此大的疫情,靠此发大财的想法在舆论上是不会得到支持的,例如疫苗这种高投入的产业,也不会像疫情之前那样可以追求高的利润回报。所以,单纯从经济利益方面来考量相关的产业是不现实的。而这里面产生的社会效益回报,倒是有可能会在长期的尺度上逐步的回报给曾经为此而付出的企业和个人。

手持电风扇

图片
夏天,热的空气肆虐在四周,因为生计要在热风之中冲撞的人们,终归是要想各种方法来抵御热度的侵袭。手持电风扇的流行,也有很多个年头了。当初是从那里兴起的,倒也没有考究过。这种硬性需求得产品,需要的宣传和推广应该是不用太多的,看到就买了,也不是非常贵的。 一个手持的电风扇,当然要求有那么几个。首先,得小和轻,否则谁也不愿意扛着一个立地电风扇在大街上走吧?说起来也只有能倒拔杨柳的鲁达鲁智深才有那样的力气和魄力了。一般人要是整个重的电风扇,那吹出来的风还不够动力气出来的汗水猛,得不偿失啊。这就对于材料的使用有特别的要求了。小和轻,当然形状也很重要,不同的形状对于携带来说,便利性是不一样的,现在有的是在放电池的地方做成长的细的手柄,便以手持,这个设计还算可以。 另外一个,风得足够劲道。这意味着电动机的马力得足,还有风扇片的送风效率得高,不能光转动不送风,那能量都转化为损耗热能了,更热了。电动机的马力,可能因为近来采用的磁铁强度大了,所以同等大小的马力好像比以前一般的马达更足了。 当然,马力足了,得有电。一个是马达的效率,另外一个是电池得有足够的容量。现在很多手持的电风扇,也采用可充电的电池了,可能和大的电动汽车用的电池还是一样的呢。而外接的充电电源则是usb的,容易找到充电的地方。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 所以,就是这么小小的要给风扇,其实还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如果再考虑更多的特殊需要和细节,产品还可以进行各种细分,例如手持的因为手老是要拿着,一个是手很累,另外是占去了一只手做事情不方便(不过对于治疗手机依赖有一些帮助,不大)。所以,能够固定在手腕或者手臂上的需求,也是一点能够细分的点了。 其他的,包括颜色,形状和装饰,是否能够调风速,等等。虽然是小的风扇,但对于供应链的要求还是蛮多了。商业,总是能够把东西慢慢得做得非常细致。 现代的都市,在家里,办公室,交通工具上,很多都装有空调,在空调不能服务的地方,就只能交给这种传统但是却又有很多创新点的手持风扇了。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试点和推广和风险控制

图片
香港的公交车上,八达通是普遍安装的支付系统,除了少数一些小巴,你几乎都能看到那个黄色的八达通读卡器,以及上车时候听到人们嘟嘟的拍卡声。 而最近才开始试点的是马云家的支付宝,常用taobao购物的人会对它比较熟知,则只有很少部分的路线的车才有安装。人们基于风险管控的要求,总是在因素未明的项目初期阶段,把项目的范围划定在很小的区域,这样,如果发生了任何难于预料的情况,因为范围所限制,也不会导致对全局有大的负面影响。而试点范围随着时间,会以新的方式运作,并不断地收集到新的运行数据。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修改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并把一些效果好的做法扩大到其他领域去进行使用。这样,慢慢的把一种新鲜事物纳入到日常的运作中来。 试点,评估,扩大,这样的过程,是人类在谨慎和勇敢之中的一个平衡选择,这让人们不会裹足不前,也不会鲁莽冒进。这是千百年积累的经验。 宣传和推广领域,也有类似的操作。既然涉及到了成本投入和时间进度,有了预期的目标,那么就有了风险的考量。成本投入,会有效果吗?要修改现有的策略,会不会变得更加糟糕? 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所以框定一个范围,类似上说的试点便成了必要。 推广和宣传界,形成了非常详尽的效果评估手法,拥有著名的AB测试比较模式。也就是同时对受众的不同群体进行对照性的广告推广投放设置,例如在创意内容,时间段,频次,落地页等等方面进行差别投放,然后对照效果取最优化方式。 如果所有的流程是在网上进行的,那么基于大数据的架构,整个过程可以做到非常的自动化。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提高了营销项目的成功概率。 如果有部分或者全部的流程是在线下的,那么,因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往往不是实时的,所以会有较大的时间滞后。另外,线下系统涉及人员较多,协作方面也有非常大的成本投入。这可能导致对照测试显得困难,尤其是对于小型的企业来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企业开始寻求网络上的宣传方法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捷径和转化

图片
做网上业务的人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如果你让你的用户增加小小的一个操作步骤,那么转化率可能会数量级地降低。也就是说,很多用户会选择不做这个操作而离开,于是,你就损失了这部分潜在的客户。 显然,你不应该因此而责怪客户的懒惰,因为如果换成是你自己,你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在网上信息量膨胀,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早已经被吞吃得差不多了,实在没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额外的操作。 所以,当你要获取更多的客户进入到某个目标页面,你就要认真考虑,用户遵循哪个入口进来,他们沿着什么路径行进,哪一个环节多余了,可否进行精简优化?例如,用户可能是从你的搜索广告进来,是你的网上宣传推广策略的目标受众,他们先到达你的落地页面,然后你引导他们继续前行,试图让他们购买你的商品或者服务。 在网上,这些可能是有足够的大数据支持的,当然,收集这些数据时候你应当尊重相关的私隐法规。 经过这样的分析,也许你能找到一个精简的方案,换句话说你开辟了一条捷径,使得更多的人们愿意进到你的目标页面,这是一种基于优化的引导。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机械人一样的人,诸事也自然有意外情况存在,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整体的人群行为是具有规律和可以预测引导的。 诚然,让更多的人去到你的页面,是直观上有利的一种做法,毕竟曝光率多,也有可能带来更多的转化。但是,有的更有经验的营销老手,会可以拉长行进的链条,使得进入最后页面的人数大为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既然是老手,当然有过人之处,其背后的考量可能并非外人轻易可以知道。但有一个解释是多人知道的,经过更长的路径都还愿意进来的人,是真正要和你做交易的人。 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营销手法。 但这种手法往往考验人的耐心,当出资者长期看不到大量的动静,就算有成交量起来,他们也容易陷入不理智的烦躁,从而对整个营销的效果产生怀疑。所以,虽然这样做可能是明智的,老练的,但是也是很难得到出资人理解的。除非营销者拥有其他的让他面对出资人有超然地位的因素,否则他容易陷入虎头蛇尾的败局。当然,如果他做成了,那么回报是巨大的。 因为上面所说的这种出资困局,更多人选择了捷径法,从而让很多的营销流于热闹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