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是一种特殊的成行成市

香港每一年有一次声势浩大的书展,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周边地区都有名气。对于香港的小朋友和家长来说,这个时候是集中去买书的好时候。香港的书不便宜,在书展上买可以打很多的折扣,所以很多家长会带着小孩,拉着手拉箱去展馆,买回来一箱子的书。



除了书,自然也会围绕着书籍的周边的产品在那里参加展出。例如因为很多小朋友到场,所以玩具和文具自然也就是一个合适的品类。即便没有卖,也是可以打一回广告的。还有例如一些电子书的阅读器,也会在这里设点出售,自然手段也是打折送礼物,大大优惠。


展会还会进一步拓展范围,邀请各种作者,教授,出版商,过来做各种不同专题的论坛,畅谈行业的前景,或者某个特定专题。因为书籍本身就是专注问题讨论问题的平台,所以,这些论坛选题是非常丰富,多彩多姿的。自然,不少出版商会选择这种场合,给自己公司的书籍增加曝光机会,有的还会让自己的签约写手出来做签名销售。如果这个作者还是知名人物,或者明星,那么现场的氛围会更加的火爆。


所以,书展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成行成市。它的时间是短期的,组织比天然的成行成市要严密和主动,不是自发的。但是从效果上来看,宣传推广的聚合效应,购物的互补便利性,从众心理的激发性,这些和自然的成行成市是很类似的。这些效应合并在一起,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发酵效应,让参与的各方都非常积极投入。出版商自然因为可以出很多的书,以及可以做自己的品牌宣传,包括签约作者的宣传,所以出版商会积极参与。读者,因为可以在巨量图书供应和竞争中得到价格上的优惠,以及挑选时候的可选性很多带来的便利性,自然也会欣然前来。写手,和出版商大体上一样的想法,往往也会接受出版商的安排而来。相关产业的商家,则因为同样的客户群体集中出现,冲着这种商机,都会积极前往。政府和主办部门,则是为了整个书展的名声也就是品牌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也会积极组织。同时,在这样的聚合性的活动上,除了竞争之外,还存在了很多的交流机会,都是令人神往的。


可惜,这两年因为疫情关系,对于书展的开展有一定的抑制。相信,只是暂时的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