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支付工具
香港这次通过把疫情的补助消费券发到四大支付工具,可以说是完成了一轮网上商务基础架构的升级。香港传统上的支付手段以线下的纸钞和支票等为主,电子手段主要是八达通。八达通是非常成功的支付卡,和港铁一起,被很多科技行家高度赞誉。但是从科技代际来说,属于已经落后于时代。
在这个发钱给四大支付工具的事情之前,这几年,其实各种新的支付手段在香港已经进入一个很蓬勃的发展过程。除了大陆下来的巨无霸微信支付(腾讯系)和支付宝(淘宝Taobo系),本地很多机构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支付体系,例如payme,tap&go等等。
但习惯的力量并没有很容易就被克服,很多店家还是保留着只有八达通的状态,甚至于很多还连八达通都不安装。这是商业上的Switching Cost,人们不愿意切换到另外的一种支付方式。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政府驱动的消费券发放计划,这种状态还是很难改变的。
而现在,是可以观察到一些非常传统的店面,也开始使用四大支付手段的一种或者多种。这是一个巨大的一步,如果说港府这次的举措,最大的影响力,针对未来来说,这是第一位的。几千块钱的经济促进作用,几个月后,马上就会消沉。但是基础架构的改变,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大的作用。一种习惯的打破和一种习惯的形成,这里面的成本其实是非常大的,这次能够一定程度上打破,就算是一种非常大的收益了。
这在markting上来说,其实是一种大规模的客户教育过程。当一种状态形成后,它便不会轻易地回到过去。因为人们的一些顾虑,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学习和克服,慢慢消除了。这是一种宣传和推广,是一种强力的说服。这里面既有政府层面的强力,也有利益层面的诱惑,这样的结合,并不是一般商家能够做到的,即便是政府层面,也不是经常可以做的。这比单纯的派现金,效果要更加长久。即便,很多人可能在过程中会抱怨这个那个,但是这个过程很快就会过去,而风潮将会形成。况且,在这个发生之前,商业领域已经自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推广,这次是一次自然而然地衔接。其实,应该在去年的时候就做了。虽然后知后觉,但是终归也是走上一个正确的途径了。否则的话,香港的电子商务不知道还要拖延几年,才可能赶得上周边的城市,尤其是大陆的水平。而如果没有紧紧结合网上的支付,香港的商务升级很难有机会。
所以,一项政府层面的举措,其实上还是要有很多周全的考虑,不能只是发钱完事。做一个事情,同时把别的事情也做了,这是一种成本控制的妙招。香港以往是最不擅长的,所以导致某些成本居高不下,现在看来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