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比
商业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也就是要考虑效率,不断的提高效率,说白了就是要赚钱的。 现在的很多商业上面的习惯,甚至某些品类,是因为投入产出比的追求,所以产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发明出来的。例如在香港,人们很少在饭店里面见到大量的青菜,青菜往往成本比较高,肉则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说法是讲,因为洗青菜费的功夫比较大,所以慢慢的商家们饭店们,就开始降低青菜这方面的投入,或者是说提高它的价格,那自然而然也会使得它这个需求量降低。人们如果在店里面吃一碟青菜,还不如自己回去做。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产生了香港的茶餐厅里面青菜比较少的情况,一般可能给你配两根的。这么一种情况大家也接受了,形成了一个商业上面的一个平衡,这实际上就是投入产出比在供需关系上面获得一个平衡的一个现状。 还有一个就是碟头饭,中国人吃饭本来是用碗装,然后用筷子吃。碟头饭,就用一个碟子分几块,把饭菜、肉都放在一起了。因为碟子比较浅,所以用筷子不方便,就导致很多地方在香港的茶餐厅里面,不是用筷子,是用西餐的叉子和勺子去吃比较多。 这看起来也像是一种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操作,也就是省事,对于人工很高,也就是工资很高的一个商业区域,员工要是能省一点力气,就能够更快速的出这个产品给客人,那企业就是省下了成本。所以一个碟子把所有装完了,不像以前一样还分几个碗,不好控制。这个成本包括占地方,因为成本是各各个方面的,包括员工,包括这个地方,反正各门各类。如果有一种方式,你把所有的这些都得到有效的一个节省,那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平衡,在商业上它就促进了这种平衡,形成现在的一种品类。 这种出于折中而做出来的一个平衡,形成了现有的市场认可的供需双方关系,商家喜欢这样啊,消费者也认同了,那就实际上是体现了商业在成本追求上面的一种力量,也是商业的一个本质。所以做商业的人如果不了解这一些,有可能是会受到商业本身规律的惩罚的。你在形式上可以追求和这种商业的品类的做法不一样,你打另外的一个比较高端的客群,但是你还是离不开这个商业的投入产出比追求的这个规律。你做不同的品类,做高端的市场,你把碗筷用精细一些,你还是离不开要去追求这种效率,否则因为你赚不到钱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你就很难做。商业的一般规律,在宣传和推广和广告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遵循的。